生成式模型在decoder阶段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出来的,但是怎么个蹦法,有很多种方式。以seq2seq模型为例, , 那么在decoder阶段,我们的搜索复杂度是多大? 假设输出序列, target sequence的词汇表大小是, 那么对于每个单词的搜索空间都是, 那么长度为N的序列,搜索复杂度就是, 可以看出,如果词汇量很大的话,N越长的话,效率太低。
decoder阶段搜索算法
贪心算法
贪心算法很简单,每一步选择概率最大的路径,就是以当前步为起点,找到下一步最大概率的边。
viterbi算法
viterbi算法经常被用于HMM的decoder阶段,使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最优路径。
动态规划思想,在第t步的第k个结点,它的概率等于所有前驱节点概率加连接线概率和的最小值。 整个过程可以抽象成一个填表的过程,。 找到最优路径后,然后再回溯父节点,就可以输出最优路径。 整个过程时间复杂度为, 空间复杂度为。
缺点:算法效率提升很高,当V的大小很小的时候,效率还是很高的。但是,如果词典V很大的话,还是有点高的。
beam search
beam search就是viterbi方法的近似解,可以降低一下时间复杂度,在第t步的第k个节点计算的时候, 前驱节点从V降低到beam search size大小B,B « VE。 第t步的所有节点计算完之后,排序,选择top B个概率最高的点,用于计算第t+1步。 整个过程,每一步时间复杂度降低到, 因为每一步排序所需要的时间复杂度。 这样,整体的时间复杂度就是, 空间复杂度是.
viterbi算法的过程是填一个V x N的表格,那么beam search算法的过程就是填一个B x N的表格,因此效率高了很多。
相关的搜索算法
广度搜索
算法思路:从起点开始,遍历周围邻近的点,阿然后再遍历已经遍历过的点的邻近节点,逐步向外扩散,直到找到终点
缺点:算法过程会遍历图中所有的点,但是没有必要,对于有明确终点的问题,可能会尝试了很多种路径。
Dijkstra算法
广度优先搜索过程有一个假设,就是邻近节点之间的权重是相同的,如果节点之间的边的权重不完全相同,那么在遍历的过程中,需要考虑搜索的总代价,这就是 Dijkstra算法。
算法思路:在扩算的过程中,考虑每个节点距离起点的总代价;将当前遍历到的节点放到优先级队列中,按照优先级排序,每次都取出优先级队里中总代价最小的 节点,直到遍历到终点。
重点:优先级队列
最佳优先搜索(Best First算法)
前提假设:预先计算出每个节点到终点的距离
算法思路:和Dijkstra一样使用优先队列,区别在于,使用节点到终点的距离作为优先级;然后再遍历的过程中,选择最高优先级的节点遍历
好处:加快搜索速度
缺点:如果起点和终点之间存在障碍物,那么最佳搜索算法找到的可能并不是最短路径
A*算法
算法核心:A*算法是结合了Dijkstra算法和最佳优先搜索算法的优点,使用优先级队列,每个节点的优先级既考虑节点到起点的代价,也考虑节点到终点的代价, 即f(n) = g(n) + h(n),其中:f(n)是节点n的优先级,g(n)是节点n距离起点的代价,h(n)是节点n距离终点的代价
代价函数对算法过程的影响总结:
- 如果h(n)=0,那么A*算法等价于Dijkstra算法;
- 如果h(n)始终小于等于节点n到终点的代价,那么算法一定能够保证找到最短路径;但是当h值越小,算法将遍历更多的节点,即到达终点的速度越慢;
- 如果h(n)完全等于节点到终点的代价,那么算法将找到最佳路径,并且速度很快;
- 如果h(n)比节点n到终点的代价大,那算法并不保证找到最短路径,不过此时会很快;
- 如果h(n)比g(n)大很多,那么此时仅h生效,就变成了最佳优先搜索
距离函数
网状结构的图中,搜索算法常使用的距离函数
- 如果只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,可以使用曼哈顿距离;
- 如果运行向8个方向移动,使用对角距离;
- 如果可以向任意方向易懂噢,使用欧几里得距离;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def manhattan_distance(node, goal):
"""D是一个常数,表示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移动代价,可以取常数1
"""
dx = abs(node.x - goal.x)
dy = abs(node.y - goal.y)
return D * (dx + dy)
def diagonal_distance(node, goal):
'''D2是一个常数,表示两个斜着相邻节点之间的移动代价。如果是每个节点都是正方形,那么可以D2=根号2*D
'''
dx = abs(node.x - goal.x)
dy = abs(node.y - goal.y)
return D * (dx + dy) + (D2 - 2 * D) * min(dx, dy)
def euclidean_distance(node, goal):
dx = abs(node.x - goal.x)
dy = abs(node.y - goal.y)
return D * sqrt(dx * dx + dy * dy)